红都寻根探初心 信念之光照未来——南工学子井冈·苏区之行(四)
2017-11-11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 浏览次数:0
编者语: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纪念“三个九十周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开展之际,我校在连续三年组织优秀民族学子赴井冈山·赣南苏区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今年组织了涵盖22个民族的100名2017级学生继续开展此项活动。
11月11日,我校2017年新生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进入最后一天,从烈士纪念塔到叶坪革命旧址群再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每一处的参观与学习都带给同学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都在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忆八子参军 叹峥嵘岁月
在红都瑞金参观学习的第一站是红军烈士纪念塔,全体带队老师和学员们在此举行悼念革命先烈仪式。在党委委员、副校长朱盛萍及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整齐列队,神色肃穆,迈着庄严的脚步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朱盛萍上前轻轻抚平花篮挽联后,全体师生默哀一分钟,并许下了铿锵的誓言。
“我们用忠诚培育理想,不辜负祖国的期盼;我们将用汗水浇灌青春,不辜负民族的厚望;我们将用信心铸就目标,不辜负母校的嘱托。
我们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谨记‘忠信笃行,自强不息’的校训。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做民族团结的忠诚传播者、有力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我们将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苏区精神,踏着革命先烈足迹奋勇前进,尉氏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长征而努力奋斗。”
纪念碑上镶刻着的一个个小石子代表着为党和人民奉献生命的苏区红军的英灵;叶坪革命旧址的一间间简陋的房屋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苦难记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同学们边走边记,看着这些陈旧的房屋和屋内陈设,同学们感慨万千:红色政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诞生的吗?毛主席当年就住在这样矮小逼仄的小木屋里面吗?
来自苗族的女孩付蓉紫慧看着油渍斑斑的煤油灯,深情地说:“我是一位红军后代,从小听老人说过当年的艰辛岁月,但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红色文化,一边听着讲解,一边触摸着这些历史痕迹,仿佛当年的景象就在眼前,让我内心很震撼。”
随后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队伍来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在讲解员的情景再现式的教学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当年一苏大会召开的光辉时刻。
一苏大会“召开”之后学员们聆听老师讲述“八子参军”故事:“八子参军”就是当年瑞金儿女扩红参军的真实典型。杨荣显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在五次“反围剿”期间,先后将八个儿子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来都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三版报道了这一事迹。学员们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下,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蒙古族女孩王雅楠在听完老师的讲解之后已然泣不成声:“不只是被八子参军的故事感动,更是一种震撼,直击心灵。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强大都是这些先烈前赴后继用鲜血为我们铸就的。”
饮红井之水 思幸福不易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就是小学课本的那篇《吃水不忘挖井人》,而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瑞金红井革命旧址群。11日下午,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队伍来到红井旁,同学们齐声朗诵了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带领民众开挖红井的动人故事仿佛历历在目。
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学员们来到了毛泽东旧居,看到革命伟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苏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同学们感叹不已;走入列宁小学,同学们坐在简陋的桌椅上,没有座位了就席地而坐,认真地聆听着老师讲述苏维埃党政干部带领苏区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开辟的一系列伟大实践和感人事迹。
悟革命历史 续红色血脉
参观完叶坪革命旧址、红井革命旧址群,我校2017年新生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队伍来到活动的最后一站——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在珍贵史料前抚今追昔,共同接受红色历史教育。
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十个红色大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博物馆中分六大部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浴血奋战,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以及治国安邦、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博物馆通过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再现了当初那一段血与火的辉煌历史,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学员们在参观的同时,不时地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所见所闻获得的感想,气氛热烈。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参观结束后,100名学员在博物馆门前整齐列队,高唱《东方红》,曲调激昂澎湃,一旁的当地市民和其他游客都驻足观看,纷纷拍手称赞。
为期四天的2017年新生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慢慢落下帷幕,这四天的行程安排得紧凑,但在困难面前南工学子并无半点娇娇之气,反而从头至尾一直遵守纪律,认真参观学习,展现了良好的当代大学生的风范,希望100位同学能够在这四天的学习中收获满满,并作为红色的种子,回到南工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把红色文化散播到每一位南工学子心中。(文/刘璨 图/李俊杰 张思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