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里明志向 龙江书院上党课
2016-10-31 作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 浏览次数:0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居住在位于茅坪村的八角楼,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
10月30日上午,井冈山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的师生们来到了八角楼参观学习。站立在八角楼门口,学员们眺望着房顶,发出“为什么屋顶没有八个角”的疑问。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楼内,沿着窄小的木梯上到二层,来到毛主席当年生活和工作的房间。昏暗狭小的房间内只陈设着简陋的桌子、凳子和床,抬头望去,房间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得知当年毛主席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就是靠它来借光,同学们感触颇多。
“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并写下了光辉著作,指导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引导了新中国的成立。然而在宽敞明亮教室上课的我们,还存在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悔改。我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认真听每一堂课,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并带动身边的同学,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优良的学风”,土家族小伙蒋荣锏发出这样的感慨。
随后,师生们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龙江书院,郑国火教授在龙江书院内为学员们上了一堂主题为“体会先烈求知精神,激发不竭学习动力”的微党课。郑国火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出自古圣贤者崇尚读书、敬仰智慧,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更是嗜书成癖,读书是他一生最大的快事。他不仅自己是这样做的,同时也要求他所领导的队伍读书、学习。1927年11月中旬,毛泽东在在龙江书院创办边界第一所红军教导队,为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培养了一支有文化的干部队伍。他从龙江书院的办学目的、红军战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启示同学们,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法,并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立下远大学习目标,制订符合实际的学习规划,端正学习态度,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坚定必胜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能在龙江书院听党课,我感到十分自豪,我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并将革命领袖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认真学习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同学。我也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族女孩杨羽霏说道。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一堂微党课绽放了党性光辉,党课结束后,新疆挂职干部依明江及若干名少数民族学生纷纷向常务副校长陈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强烈的入党意愿。(顾敏杰、陈攀、梁佳宁)